从神童到“数学莫扎特”

发布时间:2014-11-26    编辑:物理学法小组    来源:网络&投稿

2006年8月28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上,国际数学联盟主席约翰·鲍尔宣布: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澳大利亚籍华裔数学家陶哲轩与另外三位数学家一同获得了世界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当时刚满31岁的陶哲轩也成为了继1982年丘成桐之后第二位获得这一奖项的华裔数学家。

陶哲轩有“数学界的莫扎特”之称。他的个人简历实在是完美地让人嫉妒。陶哲轩似乎就是为数学而生的。陶哲轩的父母都毕业于香港大学,之后移民澳大利亚。陶哲轩从很小的时候在数学领域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两岁时,父母发现陶哲轩对数字非常着迷,还试图教孩子用数字积木进行计算。3岁半,陶哲轩被送进一所私立小学。虽然他的智力明显超过班上其他孩子,但他不知道如何与那些大他两岁的孩子相处。几个星期后,陶哲轩的父母决定让他退学,回去再上幼儿园,因为让他继续留在小学里无异于拔苗助长。

在幼儿园的一年半时间里,陶哲轩在母亲的指导下完成了几乎全部小学数学课程。5岁生日过后,陶哲轩再次迈进小学校门。刚进校时,陶哲轩和二年级学生一起听课,但数学课却和五年级学生一起上。7岁时,陶哲轩开始自学微积分,小学校长也意识到小学数学课程已经无法满足陶哲轩的需要,在与陶哲轩的父母讨论后,他成功说服附近一所中学的校长,让陶哲轩每天去那所中学上数学课。

8岁,陶哲轩升入中学,9岁半时,他开始到离家不远的一所大学旁听数学和物理。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位教授邀请陶哲轩的父母带着孩子到美国游历了3个星期。经测试,陶哲轩的智商被确定为220-230之间。人们开始期待陶哲轩在12岁之前读完大学课程,打破当时最年轻大学毕业生的纪录。但陶哲轩的父母又一次做了保守的选择,宁愿让儿子在中学里多待三年,以让他在科学、哲学和艺术等各个方面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直到14岁才让他进入大学。之后陶哲轩的学业更是一帆风顺,20岁时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24岁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聘为教授。

“一步登天”的质数问题

促使陶哲轩获得菲尔兹奖的原因,是他与另外一位数学家格林在2004年共同发表的一篇关于质数问题的论文。数论领域中的很多重要问题都来自对质数的研究,我们中国人熟知的“歌德巴赫猜想”就是其中之一。而陶哲轩研究的是质数的等差数列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陶哲轩和格林一起完成的论文中确实引用到了陈景润对“歌德巴赫猜想”的“1+2”证明,即“陈氏定理”。

顾名思义,质数的等差数列问题就是用质数构建的等差数列,比如最简单的3﹑5﹑7,就是由三个质数构成的等差数列。早在很久以前,数学家们就认为由质数构成的等差数列有可能无限长且有无穷多个。1939年,一位荷兰数学家证明:由3个质数组成的等差数列有无穷多个。从2002年开始,陶哲轩和格林着手研究由4个质数构成的等差数列是否也有无穷多个?

。。。。。。

相关推荐

好学网关注中小学教育,分享教学资源、学习资料,K12学生老师必备网站!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0 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