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生成性教学探微

发布时间:2015-02-12    编辑:化学学法小组    来源:网络&投稿

高中化学生成性教学探微 林诗成 东台市三仓中学 江苏东台 224231 【摘 要】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的过程。在这互动的过程中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我们要及时捕捉各种资源,并充分加以利用,课堂教学也会因此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对于实现高中课程改革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分别从开放性的预设是“生成性”教学的前提;贴近教材是“生成性”教学的基本要求;巧用学生资源促进课堂“生成性”教学;合理利用生成资源是实现“生成性教学”有效的途径四个方面对学生资源在化学课堂教学生成中的利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学生资源 化学课堂 教学 生成性教学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与其他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其间会产生一些意料之外的状况和一些新的学习资源,尤其是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远比设计好的教学过程生动、活泼,也丰富得多,即课堂教学过程具有动态生成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同一位教师在不同班级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时,尽管教案完全一样,但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却不相同;另一方面,我们在课前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在上课时常常需要做出调整和改变,而且,事先设计得越具体,有可能需要改变的越多。 正是由于课堂教学的这种动态生成性,使得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使得课堂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也正因为如此,研究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对我们搞好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开放性的预设是“生成性”教学的前提 有人认为“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体认为“预设”会妨碍“生成”,因此倡导“无预设教学”。我认为“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过分僵化的预设会妨碍生成,但开放的、科学的预设为生成提供了空间,引导着生成,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良好的预设就不会有精彩的生成。如一位老师在“化学反应”教学时,设计了这样的活动探究: 仪器准备:每个实验小组三个研钵,白色颗粒Pb(NO3)2,kI各一小包。 操作要求:先将Pb(NO3)2,kI颗粒分别在两个研钵中研细,再各取一半粉末放入第三个研钵中混合研磨。 问题情境(开放性的预设):第三个研钵中黄色的东西从哪儿来的? 学生面对亮黄色的出现发出惊叹,思考异常活跃,猜想也无奇不有。有的小组竟说开始的两种白色颗粒就好像一个个小蛋,蛋中有黄,研细时研破了蛋壳,流出了蛋黄,所以出现了黄色物质。当老师反问:“分别研细时为什么没有出现黄色物质?”又把学生推向了思考之中。最后,终于有一个小组的学生说出了“黄色的物质一定是原来那两种物质一起研磨的过程中新变化出来的。”在体验中抓住了化学变化的本质属性。由此可见,丰富而多元的体验是学生进入建构的学习基础,是学生对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更是使学生整个精神世界发生变化的过程。之所以有这样的“生成”正是因为教师开放性的预设了问题。 二.贴近教材是“生成性”教学的基本要求 “生成性”教学不能游离于教材,而要尽可能“贴着教材的地面行走”。如在“氧气的制取”教学中,教师正在说明制取氧气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教师还没有说完,有一小组同学举手了:“老师,我们这组的试管被他弄破了。”这位同学是指跟他同组的同学把试管弄破了。任课老师并没有批评那位同学,而是要求大家讨论“为什么他的试管会破裂?”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列举并分析了很多原因。最后,教师要求那位把试管弄破的学生描述试管弄破时额情境。他在结结巴巴的讲述中道出了他是如何看到那只试管不干净,如何洗了试管后马上放入药品加热。 在上述案例中,那位老师机智的把一个课堂中很尴尬的问题化解了,最重要的是以学生“真实经历”把危机转为良机,完成了“实验过程中避免试管破裂的方法”这一内容目标,这样的教学结果不是教师直接讲述,而是通过有针对的问题,建立假设,获得事实与依据,总结与交流探究出来的,是贴着教材的地面走出来的,而不是为了“生成”而“生成”。 三.巧用学生资源促进课堂“生成性”教学 1 欣赏学生“不同声音” 在化学课堂上,常有学生得出不同于教材的实验现象或结论,但常因课时的原因教师不予理会或轻描淡写,就失去了课堂生成的可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善于捕捉学生的“不同声音”,发掘其背后蕴藏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引导全体学生思考和探究,这就有利于个体认识的深化、方法的获得和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待课堂上的“别样声音”要小心呵护和大胆倡导,以某种建设性、激励性的方式给予学生快速、准确的反馈。个别学生的想法一旦被教师捕捉并经提炼、引导作为全班同学新的学习材料时,就能有效地启迪其他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学会新知,使其主动发展。 2巧用学生错误 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学生头脑里难免会出现认识上的偏差,这正暴露了学生的真实思维,反映出学生建构知识时的困难。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课堂,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机会越来越多,时常会出现与错误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应千方百计地通过学生的语言表达、暴露出思维过程,特别是对这一过程中发生的错误,要牵而带之、引而不发,促进学生自我反省和内心冲突。教学时,教师如果从学生出现的错误做法出发,进行引导点拨,错误结论自然明了,学生印象也深刻了。生成式的课堂上需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善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错误,运用老师的智慧和耐心去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这比教师的过多的说教效果要好的多! 3 重视学生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能以较高的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鼓励学生质疑提问,顺着学生提出的问题巧妙转化,组织教学,从而是化学课堂富有“动态生成性”,充满活力。 4 善用集体智慧 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来自于不同的生活背景,他们有着不同的实践经验与体会、已有知识与兴趣,对同一个问题的解决,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习惯及见解,我们教师要为这些不同提供表达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差异中取长补短,在差异中丰富发展自己。学生的差异是一种资源,我们应将学生的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促进课堂的生成。 [案例] 在探究苏教版必修1专题2第一单元《氯水的成分》时,我先展示一个塞有橡皮塞的盛有氯水的试管后,请“衣服上的各污垢的洗涤方法”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组长汇报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将被染色的白色棉织品裙子放在新制氯水中的现象:裙子恢复了原来的白色,但裙子上的拉链却自动地掉下来了。在组长娓娓动听地描述、大家聚精会神听的之后,笔者不失时机地问:“根据氯水的颜色及拉链因被腐蚀而脱落现象,请讨论氯水中有哪些成份?”现场的学生个个神采飞扬有把握地回答:“氯水就是氯气的水溶液,氯水呈黄绿色,而H2O是没有颜色的,故这黄绿色是Cl2的颜色,即氯水中有Cl2;铁制被腐蚀,说明氯水中可能有H+与Fe反应”。我心里乐滋滋的,马上追问:“如何验证氯水中是否真得含有H+?”学生纷纷回答: 甲:往氯水中加较活泼的金属,如Mg、Zn等,若有气体生成则收集产生的气体并检验是否为H2; 乙:往Na2CO3溶液中滴加氯水,观察是否有气泡生成; 丙:往Fe(OH)3红褐色絮状沉淀中加氯水,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丁: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戊:往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加氯水,观察红色是否褪去; …… 我选取了甲和丁的方案进行实验,根据现象学生得出氯水中有H+的结论。 师:氯水中有H2O和H+,但它们都不具备漂白性,难道是氯水中的Cl2有漂白性吗?通过什么实验可以得出Cl2是否有漂白性? (小组讨论) 生1:向干燥的氯气中放入一条干燥的有色纸条,看纸条是否褪色。 为了对比,取另一湿润的有色纸条放在另一氯气中。 干燥的纸条没有褪色而湿润的纸条褪去了,说明Cl2不具漂白作用,从而引出了氯水中有漂白性质的物质--HClO。 师:请从反应的化合价变化角度来判断Cl2与H2O反应,产物除了有HClO外,还有其他什么物质? 生2:HCl。 师:HCI溶于水电离成H+ 和CI-,那么,怎样检验有Cl-? 生3:往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与稀硝酸。 根据学生3的实验设计进行可实验,结合已有知识,学生高兴地得出氯水中有Cl-的结论。至此,学生顺利得出:新制氯水中主要离子为:H+、Cl-、ClO-,分子为H2O、Cl2、HClO的结论。 在课堂教学教师去关注、研究每一个学生个性差异,了解每个学生目前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了解他们兴趣爱好,充分利用学生的不同经历和知识,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汇集了他们的集体智慧,突破难点,以便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的不同观点被重视和接纳,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在学习中找到不断乐趣和成就感,主动地进行建构活动,从而生成新的知识。 四、合理利用生成资源是实现“生成性教学”有效的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生成性教育资源无处不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时刻关注并捕捉课堂上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并能在此基础上正确引导,把课堂突发的一些事件当作新的学习资源,使课堂再生新的思维,从而再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化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在化学实验中往往有许许多多的“异常现象”。这些现象有的是因为操作不当造成的,有的是试剂出现了问题如浓度不对,含有杂质,有的则属正常现象。但不论是哪种现象,都应引导学生善于捕捉,寻找“异常现象”的根源,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如“加热高锰酸制取氧气”实验,反应前后都没有水参加或生成,但实验完毕后在试管壁上却有水珠附着。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实验现象作为教学的新增资源,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使课堂再生新的思维,有所拓展,从而找出原因--药品因为潮解而含有少量水,再归纳出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 教学过程中,常有许多来自学生的资源,这些资源大都是零星的、片面的,这就需要教师选择信息,对于一些有价值的创新信息给予肯定,对错误及时纠正,这样才能既实现教学目标,又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下的化学课堂教学必须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把学生的思想真正呈现出来。要突破预期目标和既定计划的限制走向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从而使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学生的创新人格趋向充分表现而达到极致。具体而言,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变一种固定的计划方案及多种预设方案,使自己在实验中能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反应时应对自如;在实施教学方案时,发现学生兴趣而且有价值的东西时,要大胆地因势利导,打破计划;经常对预定的目标、内容进行反思,找出缺陷,及时调整,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充满着激情与智慧,也充满着生命的气息与情趣以及挑战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徐洪俊.浅谈化学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J].中学化学,2007(11). [2]罗声杰.化学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J].中学化学,2007(12).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

好学网关注中小学教育,分享教学资源、学习资料,K12学生老师必备网站!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0 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